Carbon Neutrality

減碳策略

整體策略

碳排放總量(千公噸)
香港碳中和路線圖

香港是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經濟體系,沒有很多耗用大量能源的工業。在2019年,最大碳排放源是發電(66%),其次是交通運輸 (18%)廢棄物(7%)。這三個主要排放 源合共佔總排放量九成以上,因此是我們減 碳工作的三個最關鍵領域。

現時本地發電組合主要依賴煤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如我們能夠增加使用零碳能源發電,加上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車輛,把交通運輸工具電動化,便可以除去絕大部分碳排放。至於廢棄物相關的碳排放主要是生活 垃圾在堆填區分解時產生的溫室氣體。因此我們需要全面擺脫以堆填來處理生活垃圾, 既減碳亦可以避免再使用寶貴的土地來發 展新堆填區。至於餘下的其他碳排放源,如非道路車輛和冷凍劑等,我們亦需要尋找合適的零碳能源或替代技術。

增加使用零碳能源需要科技、財政和土地資源配合。從另一角度,減少對能源的需求可以降低轉用零碳能源的總成本,讓社會更容易負擔。現時香港約九成的電力用於建築 物,所以提高建築物的能源效益以減少對能源的需求是我們未來節能的首要任務。

綜合上述的分析,香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需要包括以下四大策略: 「淨零發電」 、 「節能綠建」 、 「全民減廢」 和 「綠色運輸」 。

2050年前達至淨零碳發電

淘汰燃煤發電‧發展可再生能源

煤是現時發電燃料組合中碳排放最高的燃 料,佔能源組合約四分之一。香港在1997年已停止建設燃煤發電機組,並逐步把現有的燃煤發電機組退役。在2035年或之前,我們將不再使用煤作日常發電,只保留作後備發電用途。屆時較低碳的天然氣和零碳能源(如可再生能源和核電)將取代燃煤發電。

為了加快能源的低碳轉型,我們將力爭在2035年或之前把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燃料組合中所佔的比例,由現時不多於1%,提升至7.5%至10% (風能3.5-4%, 轉廢為能 3-4%, 太陽能1-2%)。

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政府發展的設施、電力公司的投資和鼓勵公衆參與,增加可再生能源供應,目標是把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提升至2050年前的15%。

2050年或之前商業樓宇用電量減30%至40%,住宅樓宇用電量減20%至30%

香港是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市民日常活動大部分都在高樓大廈內進行,使用冷氣、電梯、電燈及各種電器會消耗大量能源。建築物佔全港用電量約90%,逾60%的碳排放來自建築物耗能相關的電力生產。實現淨零發電需要投入大量資本和資源,會增加發電成本,社會各界和市民免不了要分擔成本。透過結合規管和宣傳教育推動節約能源措施,減少建築物的整體用電量,我們可以降低發展新零碳能源的門檻,有助香港維持國際上整體競爭力,惠及企業和市民,若節能幅度大於實現淨零發電的成本增幅,更可從中得益。

為推動建築物持續減碳,我們亦訂下中期目標,以2015年的操作環境作為比較基礎,務求在2035年或之前,減少新建及現有商業樓宇的用電量15%至20%,並減少住宅類別的用電量10%至15%。新政府建築物在設計時亦會加入更多創新綠色節能元素,以達到較法定水平高10%的能源效益標準,以期引領業界進一步優化新建樓宇能源效益表現。

要邁向碳中和,我們須要加大力度推動建築物節能,訂立更進取、更具針對性的節能目標。就此,我們會以2015年的操作環境作為比較基礎,致力在2050年或之前,逐步減少新建及 現有商業樓宇的用電量30%至40%,並減少住宅類別的用電量20%至30%

2050年前廢物處理達至碳中和

廢棄物現時佔香港碳排放約7%,當中大部分來自堆填區廢物分解所產生的溫室氣體。 政府公布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 2035》中,提倡「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的願景,定下人均棄置量和回收量的目標,以及發展足夠的轉廢為能設施,以期在2035年擺脫依賴堆填區來處理生活垃圾。全民減廢,資源循環也有助締造更低碳及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透過推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及其他減廢回收措施,鼓勵全民參與,目標是把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棄置量逐步減少40至45%,同時把回收率提升至約55%。至2050年,大部分已堆填的垃圾將會大致完成分解,大幅減少釋出溫室氣體,幫助我們實現2050年前達至碳中和的目標。

2050年前車輛和運輸界別達至零碳排放

觀乎世界各車輛生產商的發展計劃,電動交通工具無庸置疑是大勢所趨,亦有不少生產商正積極研發其他新能源交通工具(例如氫能推動的重型車輛)。我們期望通過車輛及渡輪電動化、發展新能源交通工具以及改善交通管理措施,長遠達至2050年前車輛零排放和運輸界別零碳排放的目標。

《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提出了涵蓋多方面的措施,包括在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記燃油及混合動力私家車及安裝充電設施的策略和目標。政府會擔當積極角色發展新能源交通工具,在未來數年夥拍不同業界,積極試驗各種電動及其他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和商用車的技術及商業可行性。